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节 (第1/2页)
不知道为什么,路谦心中突然涌起了一种不详的预感。 紧接着,康熙帝的声音再度响起:“加试的这题便是——《论明朝覆灭的根本原因》。” 路谦:…… 夺笋啊! 第12章 就不能给整些阳间玩意儿吗…… 所谓博学宏词科,这“博学”二字指的是学识渊博,“宏词”则指优美磅礴的文辞。但凡取中者,自是要两者兼备。 但讲道理,在以往的那些朝代里,博学宏词科远没有那般简单,更不可能像康熙帝这般,随意的出一篇赋文一篇诗文,就简单的评判出优劣来。 且不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单就是光凭两篇诗赋,如何判定应考生是否学识渊博? 在从前的那些博学宏词科里脱颖而出的文人中,出过不少后世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大诗人、词人等等。取中者也多是在翰林院任职,基本上是不可能放外任的,甚至极有可能终生与群书相伴,不是出书立传,就是编撰史书,手上丁点儿权利都无。 也因此,但凡是想要流芳百世的,都希望能通过词科入仕。反之,若是想当官发财,那还是走科举正科来得合适些。 但那是从前,如今的情况又有所不同。 …… 康熙帝在宣布完加试的题目后,就目光炯炯的望向在场的诸位应考生。 体仁阁在宫内不算什么大殿,饶是如此,也勉强还是可以容纳一二百人的。从康熙帝所在的高座上往下看去,一排排的应考生皆正襟危坐,有的面露迷茫,有的则干脆是一脸的不忿,更多的人则是捏着笔杆犹豫不决。 跟路谦不同,在场的其他应考生中,起码十之八.九都是提前很久就知道了这届词科的用意,他们既选择了前来参加考试,也算是变相的认同了。因此,哪怕心中再怎么悲愤难当,多数人还是选择了答题。 诚然,康熙帝先前就有说明,这加试题,可答也可不答,无论作何解答,都不会怪罪…… 就算真的不会怪罪,但也不可能被取中了。 各人心中都是千头万绪,一时间,全场安静如鸡。 那是从其他人的角度看的!! 如果换个角度,从路谦的视角看过去…… 他家祖宗啊!生前也是个体面人啊!之所以变得像如今这般话唠,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路谦一而再再而三的刺激他。但是,从今个儿起,祖宗又进化了。 掀起你的棺材来~ 旋转跳跃我跺着脚~ 路谦就这么直勾勾的看着他家老祖宗,在康熙帝的坟头……哦不,头顶蹦跶。 一面努力蹦跶一面高声哭嚎,仔细听着确实是为了那消失在历史长河里的大明朝,但假如不侧耳聆听,光看眼前的场景,还道是他在给康熙帝哭丧呢。 其实,如果可以的话,祖宗就想跟出题人同归于尽。 这题太损了,简直就是丧尽天良、人神共愤! 就不能给整些阳间玩意儿吗? 目睹了祖宗原地炸成烟花后,路谦真的很难收敛心神去答题。幸好,跟他一样呆若木鸡的人也不少,毕竟这题啊…… 真的是太缺德了!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清朝从未明令禁止过满人科举,但事实上,起码在康熙朝,几乎没有满人参与到科举考试之中。旁的不说,起码这次的博学宏词科里,清一色的全部都是汉人。 就因为所有的应考生都是汉人,这题才显得损到家了。 非要汉人来剖析汉家江山覆灭的原因…… 行叭。 路谦认命的重新开始研墨,天气寒冷,先前磨的墨这会儿都不能用了,他慢吞吞的拿着墨条在砚台上画圈圈,面上无比的虔诚,仿佛在做一件格外重要的事情。 半晌,他才提笔蘸墨。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祖宗裹着一团黑气,直扑路谦的门面。 “混账玩意儿!不肖子孙!你还真敢写啊!” 不写还能咋样?路谦可没这么天真,就算康熙帝许诺了不会怪罪,天知道将来会不会秋后算账。一个当皇帝的,就算食言而肥,你还能拿他怎么样?退一步说,就算不怪罪好了,以后还想科举入仕?那你想呗。 况且,换个角度想想,加试题缺德归缺德,但对他而言,未免就不是一次送上门来的机会。 比起时政题,他的确更擅长诗词赋文。但想也知道,在场的应考生里擅长这一科的绝对不在少数。 路谦年纪轻、阅历少,就算得以名师教导,也不一定能同这些饱学之士一较高下。 正好,其他人不敢答,他敢。 “你想怎么写?”大概是知道阻止不了路谦,祖宗索性也不阻止了,只在路谦的耳边大吼大叫,“大明啊,大明会覆灭还不就是因为上头坐的那个瘪犊子吗?还有他爹!他爷!他全家他全族他祖宗十八代都不是什么好东西!狗鞑子!” 路谦不为所动。 外敌来犯兴许是明朝覆灭的一个原因,但绝对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