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_第三十章 战争制造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章 战争制造者 (第2/2页)

。从长远来看,除非发生产业革命,不然中国迟早有一天会踏上扩张的道路,而且不会容许任何形势的国家竞争,或者说会逐步击败前进道路上的所有竞争对手。首先与中国遭遇的绝对不是我们,而是像日本这类严重依赖进出口贸易的国家。中国与日本的根本矛盾不是领土与领海争端,而是在经济层面上,即日本不可能从中国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中获得足够的发展机会。”
  “即便如此,也不会对日本当前的政策产生影响。”
  “是吗?”
  “日本要想在夹缝中求生存,只能左右逢源,避免得罪任何一方,更得避免与中国发生直接对抗。”钱德勒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这是日本的基本国策,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改变。”
  麦克米伦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似乎被钱德勒说服了。
  “总统,要想改变这个局面,唯一的办法就是一场战争。”
  “问题是,我们的基本政策就是不直接介入中日冲突。”
  “总统,我们已经介入了,而且点燃了导火索。”
  麦克米伦再次沉默了,毕竟他的理由站不住脚。
  “时间非常宝贵,如果中日在基本问题上达成一致,我们做什么都来不及了。”
  “你有多大把握?”
  “这不是把握的问题,而是我们要不要做。”
  麦克米伦长出口气,说道:“将军,你说得很有道理,我们确实应该有所作为,而不是看着中国发展壮大。”
  “总统,这是你的授权吗?”
  “对,这是我的正式授权。”
  钱德勒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此时,黎平寇正在向傅秀波汇报与长谷川静弘的初次会晤结果。
  “虽然在几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上,日本外相没有明确表态,但是他肯到在这里来,而且肯跟我谈这些问题,表明日本的立场已经松动。”黎平寇叹了口气,说道,“不管怎么说,只要能谈就好办。”
  “这么说,你认为应该与日本谈判?”
  “元首,我不是惧怕战争。在决策会议上,我一直认为很有必要采取军事行动,毕竟很多东西,根本不可能通过谈判解决。以我的观点,就算要谈,也应该在打了之后谈,等我们掌握了主动权,再来谈。”
  傅秀波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问题是,现在的情况非常复杂,而且美国给日本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小林光一能够顶着压力,派长谷川静弘过来与我们接触,表明日本愿意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做出让步。如果能用不流血的方式达到目的,为什么要采取军事行动呢?”
  “小黎,你得明白一个道理。”
  “什么?”
  “几千年来,在国家竞争中从来没有不流血的利益。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只要还有国家、还有民族、还有意识形态上的差别,国家间的斗争就会有得有失,每一份战略利益都是用鲜血换来的。谈判、磋商这些,只是缓兵之计,或者说把矛盾积累起来,在某个时候全面爆发,最终仍然要用鲜血才能换来利益。如果我们实力不够强大,就得隐忍。只是隐忍,只会让我们付出更大的代价。”
  如果在四年前,傅秀波说出这番话,黎平寇会万分震惊。
  现在,他一点都不觉得惊讶。
  第二次朝鲜战争,已经证明傅秀波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强硬派国家领导人,绝对不会在国家重大利益上做出让步。
  此外,傅秀波还是一个非常积极主动的领导人。
  不管遇到什么问题,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回避,或者妥协,而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寻找解决办法。
  在对日问题上,傅秀波的立场同样旗帜鲜明。
  黎平寇没有试图说服傅秀波,毕竟他也主张采取军事行动。
  “只是,我们不能把别人拒之门外,谈判肯定得进行,要积极主动,可以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做出让步。”
  “元首……”
  “这只是走走过场,无关痛痒。”傅秀波笑了笑,说道,“这起事件是美国导演的,如果我们与日本和解,最急的不是我们,而是美国。我们在谈判中表现得越有诚意,美国就越担心我们与日本和解。相信我,只要你在谈判桌上做到位了,不用我们出面,美国就会设法使局面恶化。”
  黎平寇的眉头跳了几下,说道:“借美国之手来引发战争?”
  傅秀波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黎平寇也没再多问,因为从外交上讲,如果中国主动挑起战争,肯定会使已经不太有利的国际处境继续恶化。
  如果是日本挑起战争,那就完全不一样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