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_第二十一章 次优选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次优选择 (第1/2页)

等到乘务员去了前舱,牧浩洋回头看了眼正在闭目养神的腾耀辉等人,才用胳膊肘碰了下坐在旁边的陆雯。
  陆雯把目光转了过来,似乎在等着牧浩洋开口。
  “陆……陆雯,有些话我不知道该不该说。”
  “什么话?”
  “我……黄总找我谈过,与你有关的事情,我……”
  陆雯没有开口,只是握住了牧浩洋的右手,用行动做了回答。
  牧浩洋迟疑了一下,想把手缩回来,却没有这个“勇气”。
  两人没再多说一句话,一个小小的动作就足够了。
  一路上,牧浩洋的心情非常忐忑。只是他知道,在他没有把手缩回来的时候,一切都已决定。
  直到飞机开始下降,牧浩洋才回过神来,发现陆雯已经靠在他的肩膀上睡着了。
  真的睡着了?
  牧浩洋没有动,却注意到坐在过道对面的周渝生朝他点头笑了笑。
  这家伙,肯定一直在看热闹。
  空乘过来,提醒系好安全带的时候,陆雯才醒来,朝牧浩洋笑了笑,似乎对自己的行为有点难为情。
  “听说你去解决技术问题?”牧浩洋只能没话找话说。
  “差不多吧,顺带放松一下。”陆雯笑了笑,说道,“忙了几个月,总得给我们一些私人时间吧。”
  “大连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
  陆雯愣了一下,有点不相信的看着牧浩洋。
  “虽然去了几十次,但是一直没时间到外面逛逛。”牧浩洋勉强笑了笑,说道,“而且以前一个人去,也没有心情到处闲逛。”
  “你在大连读了四年书,没出过校门?”
  “当然出去过,只是就在附近转悠。”
  “你也太能熬了吧?”
  牧浩洋笑了笑,说道:“在部队里养成的习惯,如果将来登陆火星,我肯定能够战胜所有考验。”
  “行,办完正事,我带你到处转转。”
  “你很熟悉?”
  “算是吧,小时候就大江南北到处跑,在大连生活了两年,而且经常去大连出差,算是比较了解。”
  这时候,飞机降落在了跑道上。
  因为国产航母要一月十日动工,也就是明天,所以到了造船厂,牧浩洋先陪陆雯去见了侯名耀总工程师。
  “黄帝”号的改造工程在十二月底就确定了下来,所以在国产航母上,侯名耀不但是总工程师,还是副总设计师。
  没有当上总设计师,主要是为了照顾两大造船集团。
  按照海军下的订单,国产航母将同期建造两艘,一艘在大连、一艘在上海,因此在招标阶段就确定由江南造船厂负责总体设计,大连造船厂负责工程规划,集中两大造船厂的全部资源,以确保建造工作顺利进行。
  这么做,除了利益分配,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建立两条大型战舰的建造体系。
  虽然跟单独与一家造船厂签订合同相比,初期投入增加了百分之三十左右,但是长远效益更加明显。
  要知道,中国海军的航母需求绝对不止两艘。
  只有充分竞争,才能在今后建造出更加先进的航母,也才能通过竞争来降低航母的建造费用。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在二零二五年左右,海军就将启动新的航母建造计划。
  通过首先建造两艘航母,积累必要的技术与经验,从第二种国产航母开始,建造规模肯定会扩大。
  保守估计,第二级国产航母至少会建造四艘。
  如果由一家造船厂承担,不但成本高昂,建造周期也非常漫长。有两家造船厂,至少能够保证同时建造两艘。
  当然,关键得看第一级国产航母的建造工作是否顺利。
  为此,海军还降低了技术标准。
  在取消了j-15改进性的订单,只对现有的战斗机进行改造后,海军最终只能选择与空军联合研制的j-22中型多用途战斗机。与j-15相比,j-22小了一大圈,因此能在保证基本载机数量的情况下,降低航母的排水量。
  按照这个标准,国产航母的满载排水量只有五万五千吨,比“黄帝”号小了一大圈。
  当然,这并不表示国产航母的战斗力就很差。
  在标准情况下,国产航母能够搭载四十四架j-22与八架直升机,如果最终采用电磁弹射方案,还能增加四架固定翼预警机。高强度作战模式下,能在飞行甲板上系留十八架战斗机与四架直升机,把载机规模扩大到七十八架,三个大队的六十二架战斗机,足以应付高强度作战行动。
  从打击能力上看,国产航母超过了“黄帝”号,也超过了英国皇家海军的“伊丽莎白女王”级与法国海军的“戴高乐”级,比印度的两艘航母强了不少,仅次于美国海军的“尼米兹”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