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6章 仅供参考 (第1/2页)
翻完了书。 程林闭上眼睛开始总结这二十年世上的变化。 从简报可知。 最开始的五年是定战略的五年。 在灵气这件事上,世界诸国态度各异。 联邦最为激进大胆。 灵气的出现不仅仅是催生了普通人觉醒,成为修行者,更加催生出许多种蕴含奇特功效的植物、矿物等等其他物质。 单以灵植为例,对修行者们而言,这些只是修炼资源。 但对大众而言,却非如此。 就如同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产品都是由军品转化民用一般。 修行资源也经历了从类似于军火的战略储备物资转化为大众消费品的过程。 而且,这个过程十分迅速。 首先,是灵植的大规模人工栽培技术的成熟。 这实际上已经有所成果了。 在夏国,灵植作为战略物资,其种殖始终把持在官方手里。 但在联邦,却截然不同。 资本的惯性导致从最开始的灵植买卖市场就存在着。 到后来,人工培育技术突破后,更是开始有大规模的养殖基地出现。 这是基础。 之后某生物制药公司率先从灵植中提取出了某种成分。 从而生产出了针对某类疾病的特效药,引爆市场,创造百亿价值。 再然后,便是更多的国际生物集团进入,开始大规模的资本投入。 这一来,便一发不可收。 药物方面从研发临床检测到生产铺货周期漫长。 但有一些药物研发过程中的“无用”成果却迅速从药物这条赛道冲入了大众生活。 例如……化妆品。 灵植提取出的汁液经过加工提炼成为了一种非常神奇的化妆品,迅速在上层社会铺开,几乎是一举便将旧有的由化学工业构建的化妆品体系冲垮。 再然后,由上及下。 随着人工种植的成品下降,灵植产品迅速下沉,流入大众市场。 而除开化妆品,灵植为主材料的餐饮、间接影响的纺织、保健品等等行业全面开花。 而这仅仅是从灵植这一类资源上引发的产业变革。 …… 而这产业上的冲击又很自然地影响了其他国家的经济体系。 于是夏国等国也终于放开了灵植市场。 开始奋起直追。 …… “一旦松口,就已经没有回旋余地了。” 程林心中悠悠一叹。 全球经济的背景下,以灵植为突破口,越来越多的“灵气产业”出现。 而慢慢的,就连目前不可再生的灵矿石也开始了商业化进程。 作为特殊材料,应用在高精尖的科技产品中。 而产业上的突破侧面上也使得各国修行者势力收益。 毕竟修行资源的流通和总量扩大了,那修行者们实力自然开始提升。 “但前五年,修行者势力仍然处于受抑制的状态。” 程林闭着眼思索道。 世界各国虽然对灵气产业放开了,但是对于修行者势力却依旧态度暧昧。 即便是联邦,也同样对修行者有所压制。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第六年,可学习异能的研究终于有了飞跃性的进展。 在此前,虽然各国基本都已经对可学习异能的研究有了很多成果。 但是一直却走得很艰难。 例如异能序列始终无法突破中阶限制。 例如灵气转化率始终很低。 而这次。 异能场域序列的构建终于走上了正轨。 这个突破使得各国的修行者势力都有了巨大的提升。 但这仍不是真正的转折点。 真正的转折在第十年,也就是程林的十二个使徒天赋觉醒的那一年。 某小国的一位身为修行者的科学家公开了一份研究。 声称经过多年的亲身试验,综合全世界各民族的古老修行法门,进行改进和研究,终于,他发明了一种可以大大增加普通人觉醒成功率的诀窍。 普通人如果练习这个法门,就有几率觉醒成功。 由于其取材于全世界各民族,于是研究者将其公开。 这顿时掀起轩然大波。 质疑,抨击,嘲笑接踵而来。 然而终究有很多人开始练习。 于是,人们发现这竟然真的有效。 虽然即便练习了,觉醒的几率仍然很小很小,但毕竟比以前随机觉醒几率高了太多。 再然后…… 理所当然的,整个世界的修行者群体开始迅速扩张。 修行者势力因为人数的增加而开始壮大。 之后的十年里。 整个世界因大量修行者出现而产生了诸多矛盾。 然而,在这场浪潮中,也不断有惊才绝艳的修行者出世。 有人将这次浪潮比喻为“第二次灵气复苏”。 一个个天才升上天空。 修行者势力终于站稳了脚跟,并形成了与普通民众、热武器军事的一种和谐稳定的生存模式。 社会的确发生了些变化。 但却并未如同一些人担心的那样,出现文明大倒退。 反而是灵气与科技结合,催生出“灵能科技”这一种新的方向。 社会的发展走上了新的路径。 修行者势力用了二十年时间,才成功融入了人类社会,成为社会模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 “有意思。” 程林微微一笑,梳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