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part.5月光 (第1/2页)
谭山雨的小学班主任讲以往时代的苦日子,说自己父亲到咸城做买卖,来回要走两叁个月。 一旁小同学问:为什么要走那么久?买卖啥子D? 班主任说:“这个‘走’,可不是‘去’的意思,是说人的脚啊,用脚,用脚走两叁个月。” 说完,教室里鸦雀无声,几乎每个小孩的脸上,都一副揪人的表情。 他们或许还想象不到粗布短褂,脸色黝黑的上上辈怎么挑担背篓,翻山越岭,饿了啃口馍馍,逢溪才饮水,就为到大城里买袋盐的日子,但纯净的心灵已在为不复存在的苦难悲凄。 2008年,“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全面建成,其中一条过谭山雨的家镇。 它如何将以日为单位的行程缩短到时,如何沟通华北,西南,如何拉动几个经济带,推动某地区发展等等,谭山雨有直观感受,例如现在几乎没人需向人,向信用社借钱才能过节。她记事时,搞种植要本钱,或过年之前,家里还向稍有余裕的人家借个几百几千块。 但也仅限如此,湎水县穷,穷到近二十年里,没出过一个清北大学生(二十年前还有不止一人考上)。 宋井镇也穷,两千年才考上第一个大学生,蒲桃林村的卫泠。 其后隔了七八年,陆陆续续又有人考学考中,并去读了。除村镇人少,学生难出,原因只剩个穷字。 “穷是种病,除了没吃的穿的,把人的精神也磨没了”,谭瞭平说,“你想,整天围着山沟沟打转,你的思想能开阔到哪里去。” 谭枋平有兄弟姐妹叁人,大哥谭春平,妹妹谭芸平,谭瞭平是最小的那个,小八岁,还没结婚,幼年曾和卫泠一起读小学。 拐过一个公路大弯,远远的,谭山雨就见着家门头那盏亮灯,稍近,能看清院子摆的几条长板凳。 距离越拉越拢,起先是凳子上的人站起来,而后从堂屋,厨房走出几人,谭枋平伫在堂门口眺望,手里拿着一只旧灯泡,卫继祯从门里踏出一脚,掀起门帘朝外边观望。 谭山雨叫:“舅。” “嗯?”卫泠向前眺看,“一个月没回来,想家了吧?” “嗯”,她答应着,说,“我把薰薰叫醒了?” 她舅点点头,微微仰伸脖子,寻前面适合停车的平地。 停车熄火,谭瞭平走了上来,而后跟着几个熟人,人队一直拉到谭山雨家院子。 “卫泠是吧”,谭山雨的小叔立在一个地方,脚边枯草,脚下鞋底磁着沙子,刺——啦,刺——啦,脚踏不实,“……这都十多年没见了吧。” 是,卫泠四年前回来时,谭瞭平在外地打工。 谭山雨站在后备箱帮她舅拿东西,低头看见小叔的裤腿,她舅就松开手提绳,转过身。 “啊,是你瞭平啊,这都多少年没见了。” 小叔眼一瞪,声音突然放大,有点夸张,“诶,没想到你还记得我,意外的很哦。” 无奈,羞怯,紧张,欣喜,惭愧。谭瞭平干搓了下手,合拢不是,张开又不是,插进裤兜里,已经晚了。 谭山雨盯着后备箱的牛奶酒水,营养品海鲜,慢慢也转过身站直,她爸从后上来,嘴里说着回来了啊,快进屋去,脸上红红的,全是笑。 她舅